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教学> 课程建设> 正文>
夯实急救技能、赋能教学实践 ---文艺体育部体育教研室开展心肺复苏与海姆立克急救教研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急救教学能力,将实用急救知识精准融入校园安全教育体系,2025年9月30日,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文艺体育部体育教研室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心肺复苏(CPR)与海姆立克急救法专项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夯实急救技能、赋能教学实践”为核心,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练、互动研讨相结合的形式,让体育教研室教师系统掌握关键急救技术,为后续向学生普及急救知识、开展应急培训奠定坚实基础。

活动伊始,文艺体育部主任强调了急救技能在校园场景中的重要性:“作为高职院校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守护生命的能力。心肺复苏与海姆立克急救法是‘黄金四分钟’内的救命技能,本次教研活动既是教师自身能力的‘充电’,更是为后续开展学生急救培训搭建‘标准化教学框架’。”

随后,活动特邀专业急救培训讲师进行指导。讲师结合校园常见应急场景(如运动中突发心脏骤停、食堂就餐时异物卡喉等),从急救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三个维度展开详细讲解:在心肺复苏教学环节,重点演示了“判断意识与呼吸—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的标准化流程,明确按压深度(5-6 厘米)、按压频率(100-120 次/分钟)等关键参数;在海姆立克急救法教学环节,针对成人、儿童等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分别演示了腹部冲击、胸部冲击等操作方法,同时强调“急救后送医检查”的重要性。

理论讲解结束后,教研活动进入实操演练阶段。体育教研室教师分为若干小组,在讲师的指导下使用模拟人、急救训练道具进行实操练习。从胸外按压的姿势校准、人工呼吸的密封度把控,到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发力技巧,教师们逐一突破操作难点,互相纠正动作偏差。针对“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快速掌握操作要点”“如何模拟真实应急场景提升学生应变能力”等教学问题,教师们结合自身授课经验展开热烈研讨。

本次教研活动是学院推进“急救教育进校园”的重要举措。下一步,体育教研室将把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纳入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通过开展学生急救技能竞赛、应急演练等活动,推动“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让急救技能成为每一位建院学子的“必备素养”,为守护校园生命安全筑牢防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