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心理健康教育 > 正文

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表现

【来源: | 发布日期:2015-06-03 】

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看来,18到25岁,其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埃里克森认为,这是青年男女已具备能力并自愿准备分担相互信任、工作调节、生儿育女和文化娱乐等生活,以期最充分而满意的进入社会。这时,需要在自我统一性的巩固基础上获得共享的同一性,才能导致美满的婚姻而获得亲密感,但由于寻找配偶包含着偶然的因素,因此也孕育着害怕独身生活的孤独感。大学阶段刚好出于这个阶段,是大学生逐渐接触社会步入社会的阶段;大学生如果无法获得共享的同一性,那么就会导致一些心理问题。其主要表现如下:

1、不适应带来的困惑

从中学时代走来,每个大学新生都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世界。无论是生活环境、人际交往、学习方法还是个人社会角色都面临着全面的适应与调整,而现代家庭舒适的生活条件,父母的过分关爱,使许多同学缺乏独立生活和独立判断、处理问题的能力。离开家乡熟悉的环境,大学生们面临着依赖与独立的矛盾;同时又有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因此大学新生的不适应主要有:生活的烦恼、角色的困惑、学习的不适以及暂时的孤独。

2、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困惑

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望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人际交往成了大学生活一个棘手的问题。在陌生的大学校园里,他们渴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获得友谊,获得亲密感,但同时有些大学生又不愿敞开心扉。有些大学生过分的自负,在人际交往中目中无人;有些有因嫉妒而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有些又因为性格而害怕交往。还有些是因为缺乏相应的交际技巧与基本态度,经验不足,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于是一系列的问题如宿舍问题、人际关系失调、社交恐惧、异性交往障碍等屡见不鲜。

3、恋爱的心理困扰

恋爱在当今大学校园中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从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来说,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些大学生因为缺乏理性坠入爱河,从而陷入烦恼与困惑中不能自拔。许多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感到有很多说不明白的心理困扰。有些大学生因为缺乏勇气、自信与理智被单相思折磨得万分痛苦;有些大学生因为不会拒绝而在男友有性冲动是不知所措;有些同学也因为失恋感到虚无绝望与孤独,从而产生自杀、报复以及抑郁等不良心理与行为。

4、自我意识的冲突与缺失

许多刚进大学的的大学生,有着很强的优越感和自尊心,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才华充满自信,对未来充满信心,抱负水平高,成就欲强,但由于大学校园汇聚着全国各地优秀人才,多数学生会从中心角色像普通角色转换,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感觉荡然无存,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失落;加上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与要求要比中学时要多得多,而大学生的生活范围相对较窄,社会交往比较单一,缺乏社会阅历,对自我意识的参照点较少,从而形成了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带来一系列的心理缺失。如:虚容、自负与任性;自卑、从众与逆反。

5、择业压力引发的心理障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已经走上自主择业的道路,这一方面给大学生带来更对的择业机会和更大的自由度,另一方面也各大学生带来极大的挑战与压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对有些专业需求甚至已经饱和。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据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全国有91万大学本科毕业生。加上毕业生自身的素质、性别、专业、社会关系等的制约,对一些大学生来说,毕业就等于失业。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理想与现实的脱节,从而惊慌失措,产生种种心理障碍。例如一些大学生因为面试时的屡次失败,从而对面是产生了厌烦与恐惧,从此不再面试参加工作,一直窝在家中,当啃老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