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学院内涵建设 提高学院管理水平
王琳
2008年8月13日
背景
l2008年3月25日,我院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设置高职院校——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从此我院正式成为高校大家庭里的一员,这对我院的基本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办好高职院校是我们每一位职工共同思考的问题。为此,院党委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我院的办学定位、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并把转变办学模式、树立职教理念、加强学院内涵建设作为近期的主要工作之一,号召在全院开展“如何办好高职院校、正确树立职教理念”大讨论。
l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学生越适应市场,学校的竞争力就越强,既然是职业技术学校,就得以技术为主,既然是以技术为主,那就得以实践为手段,参照外国做法,结合中国目前教育情况,总结了“十变”的教学理念:校长变厂长,学校变市场,课堂变车间,老师变师傅,学生变徒弟,课桌变平台,课本变工具,黑板变图纸,招生变招工,学历变技能.
l技术改变人生
l中国北方汽车专修学校 校长曹振峰
§题解:观照高校办学条件
加强学院内涵建设
树立正确职教理念
思考学校健康发展
主动服务区域经济
引领建设职教集团
两个“看到”、做好两篇“文章”
两个看到
§充分看到建设行业和学校发展的新的成就和趋势
§对“高职院建设”要客观估价,鼓舞士气,凝聚人心,再接再厉
§清醒看到建设行业和学校可持续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对与“高职院建设要求”的差距和问题要高度关注,积极采取措施,切实有效妥善加以解决
做好两篇大文章
§一篇是主动服务社会,一篇是加快内涵建设
§服务能级发展;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要考虑六个问题:
一、教育战略
二、教育内涵
三、教育创新
四、教育人才
五、教育管理
六、教育路径
§一、教育战略
§A、高职教育发展态势
§科教兴国战略集成
n抓高职教育,就是----抓经济、能级、就业、扶贫、和谐
§各居其位,共谋发展
§关注政策,提升水平
关注相关文件
n体会一个“里程碑”(内涵建设)
n两个关键点:质量工程;专业核心
n两个关键词:工学结合;项目管理
n责任如山,领导能力,举校行动
§B、战略思考和执行运作
§印伽挑夫的故事:
印伽挑夫挑着担子走到半山腰,他坐下来歇息,路人好心催他:天色已不早了,你怎么还不赶路?印伽挑夫回答:我走的太急,正在等待我的灵魂
§灵魂就是战略,赶路就是执行
§没有战略的学校是无头的苍蝇,缺乏执行的学校象热锅上的蚂蚁
§战略决定成败,细节推进成功
§只有战略正确,细节才有意义,执行才有意义
§在准备关注细节、小事做细、细节做透前,请首先关注战略
§精力配置-明确战略:既抓“紧要而重要”,又抓“重要不紧要”
§活力配置-有效执行:领会领悟、大彻大悟(高层领导团队、中层管理团队、全体员工)
§创新的SBU:即战略(Strategial)事业(Business)单位(Unit)三位一体
n一位智者与门徒雨后走在土路上,他的新布鞋上沾了许多泥点儿
n一位穿了雨鞋的门徒问:“出来时为什么不换双鞋呢?”智者望望连着村子与外界的泥泞的路,说:“换鞋不如换路呀!”
n后来,在智者的带领下,大家一块儿硬化了路面,从此一劳永逸,不必再受“换鞋”之苦
n与“换路”相比,“换鞋”要容易得多
n于是,人们总会避难趋易,被动地适应外界的要求
n于是常常磨去个性、扭曲本性,反而留下更多的忧患
n学校不能没有个性,失去本性
n高职院校必须筑一条自己的路,向着类型教育的目标
n这条路必须全校教职工共同来筑
n温总理:面向人人,合三而一(概括070909大连)
n职教--面向人人的教育
n职教--教、学、做是一件事
n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
n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真谛
n温总理:仰望星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 (070514同济)
n康德:敬畏二件事,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
n头上的星空是一种客观规律,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做高职的事
n心中的道德律令是一种自律,要有一种责任去做好高职事业
§口号与措施
§全世界最好的口号,全世界操作性最差的措施
§不进则退,慢进也退
§C、学校应对思路
§定位战略:
§类型:高等教育,职教体系;优化职前,抢滩职后;适度规模,福利同步
(帽子不摘,旗帜不倒,日子过好)
§性质:瞄准中国制造,融入地区制造,形成学校制造
(出产品,出服务,出人才;终身保障人们适应岗位变动的频率和技术能级提升的速率)
§面向:省市的教育结构资源,地区的人力资源支持,行业的人力资源基地
(省厅是爹,地区是娘,行业是兄弟)
(尊敬尊重,办事渠道,关键人物)
§规格:知识型,高技能
(会学、学会;会教、教会)
(瞄准社会需求,明确发展定位;瞄准行业标准,设计培养模式;瞄准人才规格,强化教育管理)
§学校落实工作:
§着想点:职业导向,技术教学
§着力点:平台高度,对话宽度
§着色点:制度创新,项目开拓
§着眼点:内涵发展,队伍成长
§二、教育内涵
§教育内涵要讲质量体现
§质量是发展命脉:“严进严出创名牌,宽进严出抓品牌,严进宽出变杂牌,宽进宽出成冒牌”
§培养猎手,不是杀手
§教育的起点,教育的空间,活动的载体,关键在于“有东西占据”
§一位智者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给弟子讲最后一课
§问:现在何处?答:旷野。问:长有何物?答:杂草。问:如何除去?答:铲之;烧之;撒石灰;斩草根
§下课,按各自方法除一片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
§一年后,弟子们原地重聚;杂草丛生的荒野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智者却没有来
§若干年后,智者逝世;弟子们在整理其言论时,补了一章:
§要想除掉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
§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也同样,要想高职教育培训无争论,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高职教育培训这片土地上庄稼成片,树木成林
n高职院建设“三讲”:
n一讲核心内涵
n规划-方案-任务书
n建设目标;办学模式;培养模式; 专业特色FF
n办学理念-教学思想-课程体系
n显著提高-比较指标-年度体现
n专业制高点,体现的是学校整体水平
n既是发展蓝图,又是教学依据,也是管理规范
n二讲建设高度
n示范点,引领点,拉动面
n不是1000所,而是100所;不是一般建设,不是填平补齐,而是做示范
n集中砸一个最高水平亮点的手笔,地方要求的高度要做出来
n学校特色水平,专业具体水平,实验实训水平,师资队伍水平,学生水平
n三讲监测可行
n建设任务要详尽:要干什么?何时完成?能看到什么?
n教学实验实训:功能,水平,面积,设备,受益面(利用率)
n师资队伍建设:人数,条件,去向,任务,总体水平
n课程体系改革:体系开发,课程建设,教材讲义建设,质量监控
n培养模式监测:特色描述-样本-跟踪纪录
§从高校的基本功能出发
§教育内涵及其质量体现:
§三项职能
§两个结果
§A、三项职能
§学校根据自身在社会和教育体系中的特定地位,所规定的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的基本指向,是学校发展的中长期行为方向
§三个系统
§第一,人才培养系统
§四个指标:规模、结构、质量、效益
§学校规模,院系规模,专业规模
§专业结构,课程结构,队伍结构
§一手抓质量,一手抓市场
§经营学校:学校运营成本、贡献率和福利递增率
§第二,科技开发系统
§四个指标:专业、队伍、基地、水平(四个立足)
§专业:立足应用,重点发展对地区经济建设有重大意义的若干专业与专业群,专业链载体
§队伍:立足梯队,加快培养专业带头人,组建精干的科研队伍,承担地区科技攻关项目
§基地:立足开发,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发中心、专业工作室以及学生开放创新实验室
§水平:立足转化,学术论文,纵向与横向项目、科技成果转化
§学校科技工作的定位
§与学校地位相适应
§与师资队伍相促进
§与区域经济相作用
§第三,社会服务系统
§三个指标:合作项目、教师参与程度、利益相关程度
§要有“野心”,要“扑食”,要切入
(饿虎扑食,饿狼扑人)
§B、两个结果
§适需的人才和到位的服务 Æ品牌学校
§学校品牌的深层内涵通过品牌个性尺度体现
§品牌个性尺度(Brand Personality Scale)
§学校品牌个性的特征组合,可以用一组一组的延伸特征来描述
§学校个性品牌的三组特征:
§以人为本: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管理主线
§道德首位、业务核心、待遇基础
§培养学生,培养教授,培养干部
n以人为本--
n人才
n人心
n人气
n人民币
§以效益为纲: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专业链、课程点、孵化站
§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
§全成本管理
§以风格为求:
§学校传统、学校精神
§教师、学生形象
§技术文化,企业文化,行业文化
§技师摇篮,工程师摇篮(摇摇篮者)
§精品Æ品牌:
§品质、品味、品格
§以小见大,以精见强
§大在精神,大在品牌
§强在精致,强在特色
§“小的是美好的”
§美在小而匀称(结构)
§美在小而灵活(机制)
§美在小而别致(核心竞争力)
n学校的魔鬼身材
n规模,结构,质量,效益
n外部优美的校园,内部合理的结构,服务灵活的面向
n以建设上水平,以水平立标志,以标志促建设
n标志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做成实事,成为精品,成为导向
n高职院校品牌还有三个维度:
第一、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高职教育
§双师素质,双证素质
§胜任一个职位,适应一群岗位
§“迁移能力”
§君子不器ðð君子如水
§确立主攻,丰满两翼,激活两脑
第二、综合评价体系中的高职教育
§内部评价;社会评价
哈佛:老师教的具体知识不久就会被忘却,但是经过训练后能力的提高是抹不掉的 ,学校应有这样的水平训练
n特色专业,双师结构,精品课程,全景实训,一流技能
第三、工程教育培训体系中的高职教育
§工程素养
§工程人文
§工程环境
§工程经历
§树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精神之根,强职业道德之筋,壮应用技术之骨
n高职教育的三个P:
n(1)Profession
从社会的观点看,大学生经过专门的学业,为的是将来从事专门的职业
n(2)Practice
高职教育在本质上是实践性的,它讲究的是实际、实干、实效、实绩,讲究实事求是,不重虚文
n从“不发表论文就走人”(to publish or perish)
到“不实践就走人”(to practice or perish)
n(3)Program
n重构和集成培养计划
n行业标准引入学校教育
n与就业准入、注册制度接轨
n改变:
n“狭窄于技术”的教育(narrowly technical)
n工科学生不懂政治经济、不懂社会心理、缺乏人文修养
n“技术上狭窄”的教育(technically narrow)
n过分的专门化,旁涉面不够
§三、教育创新
§发现(discovery)发明(invention) “有被捕捉”,“无被填补”
§创造(creation) 创新(innovation) “无中生有”,“有中生新”
§世界教育发展趋势:
§“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与信息高速公路相贯通的学习”(Technology-Based Learning)
§“与城市精神相融合的学习”(City-University)
§高职教育创新,概而言之:
§发现一条道路并去实践,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的道路(有被捕捉)
§认定一种模式并去实践,课程模块组合的模式(有中生新)
§兼容先进理念并蓄国外模式实施二次开发(组合创新)
§顺向战略:抓基础、抓元器件、内建
§逆向战略:抓起点、抓组装、外引
§顺向战略逆向战略并举,以顺向战略为主
§通过国际合作办学:促进知识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整体水平;走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
§国际教育合作的着眼点:
Æ区域都市特点,产业结构特点,人才规格特点
Æ人才的本土化;技术、管理的国际化
Æ人才培养规格标准化,人才培养国际参照系
§国际合作的追求效应
A、强化职业技术教学观念(计划、课程出发点)
B、以点及面深化教学改革(实验实训教学模块)
C、借鉴外方师资培训经验(“测评与岗位培训)
D、消化运用外方管理制度(教学测评体系)
E、开拓形成新的发展载体
(双边技能大赛,夏令营、“首选毕业生”计划、挂职)
§教育教学的国际考量
§海纳百川,博采众长
§融合提炼,自成一家
q讲三句话 :
Ø高品味设计
Ø高质量建设 他山之石
Ø高绩效管理
q图书馆文化
Ø大厅
Ø阅览
Ø视听
Ø研讨室
Ø体现理念:与信息高速公路相贯通的学习
大厅(台湾师范大学)检索
大厅(台湾成功大学)检索
大厅( 台湾成功大学)检索
大厅(台湾大学)检索
大厅(台湾成功大学)走廊
英国龙比亚大学
大厅(韩国浦项工大)检索
大厅(韩国浦项工大)走廊
大厅(韩国浦项工大)走廊
大厅(韩国浦项工大)
哥本哈根工程学院
哈佛大学
斯坦福大学
阅览(台湾大学)
阅览(台湾静宜大学)
以色列海法大学
研讨室(台湾成功大学)
日本早稻田大学(残疾人专座)
q教室文化
Ø示教合一
Ø师生交流
Ø动脑动手
Ø体现理念: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
示教合一(韩国浦项培训中心)液压技术教室
示教合一(哥本哈根工程学院汽车教室)
师生交流(台湾东吴大学)计算机房
师生交流(台湾台北大学)计算机房
师生交流(台湾东吴大学)教室
师生交流(台湾政治大学)教室
师生交流(台湾静宜大学)教室
师生交流(俄罗斯旅游学院 教室)
q校园文化
Ø一角
Ø一墙
Ø一室
Ø体现理念:与城市精神相融合的学习
一角(台湾东吴大学)道边桌椅
一角(台湾东吴大学)楼边桌椅
美国东北大学
美国东北大学
以色列巴依兰大学
巴塞罗那大学
巴塞罗那大学
巴塞罗那大学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校园 斯坦福大学
哈佛大学
MIT 走廊
哈佛大学-老生介绍
海法大学-校园学习
巴依兰大学-校园学习
希伯萊大学-校园学习
南非开普敦大学毕业典礼-教师家庭学生
奥地利萨尔斯堡大学阶梯教室-衣帽挂-伞架
与人交接 以良善为质
一如奉茶 恒持温润的喜悦
一墙(台湾师范大学)校门
一墙(台湾清华大学)校园
一墙(台湾慈济大学)(志愿 感恩)
一墙(台湾慈济大学)走廊
一墙(韩国浦项钢铁公司)展厅
一墙(韩国浦项钢铁公司)展厅
台湾静宜大学(爱心栏)
台湾静宜大学
以色列海法大学(捐赠墙)
一室(台湾静宜大学)二手屋
一室(台湾静宜大学)二手屋
一室(台湾静宜大学)二手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毁玉
§父子与驴的故事:
§儿子骑驴,老子牵驴,路人曰:小子不孝
§老子骑驴,儿子牵驴,路人曰:老子不仁
§老子儿子共骑一驴,路人曰:呔!驴儿可怜
§儿子老子共牵驴行,路人曰:傻!有驴不骑
§儿子老子扛驴而行,路人曰:疯!人岂是驴
§老子儿子坐地而止,路人曰:懒!焉能如此
§…………
§一个决策,一个项目,往往褒贬纷至
§言者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之客观
§闻者要闻顺耳之言、逆耳之言、无稽之言
§言者也罢,闻者也罢,都是过程和手段,目的是要正确的判断、正确的行动
§老子儿子的悲哀:从言如流,顺言而行
§老子儿子的智慧:从善如流,择善而行
§择善就有创新
n几个要素:
n工学结合模式和目标
n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
n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n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
n顶岗实习和过程管理
n双师结构和培训辐射
n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
n技术服务和专利发明
§四、教育人才
§学校核心竞争力
§队伍的结构性建设,提高学校全员素质
§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
§孵化名师名校长
§比尔·盖茨:环境比人才更重要
§学校建设,队伍为重;队伍建设,教师为重;教师建设,骨干为重;骨干建设,梯队为重;梯队建设,环境为重
§不能“为了儿子,不要女婿”,也不能“引来女婿,气走儿子”
§“NÈX”(专业教师È能工巧匠)
§良将无弃才,明主无弃士
§学校专业形态布局
§专业带头人(双向带头)
§团队、梯队(联合团队)
§从教师现状出发,不迁就教师现状
§引逼(AB岗,查“三无”)
§没有冷板凳,那有热面孔
§对外太谦虚,对内太不谦虚(和谁争)
§饭碗和筷子
§我们输送什么样的学生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学生
(0)本土人才国际化?
§知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近日(2005/10)在上海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称,中国大学毕业生中只有10%左右具备在外企工作的技能
§有关研究认为,本土人才难以跻身跨国公司核心岗位的“硬伤”:
§应用技能弱
§外语能力弱
§工作态度和团队精神弱
§跨文化认同弱
(1)以自信加入团队
§保洁公司的“IMAGINE”
§小职员要把自己想象成公司主管,公司主管要把自己想象成营销统帅
§索尼公司的“FAITHFULNESS”
§“如果想进入公司,请拿出你的忠诚来”
(2)以个性发展企业
§摩托罗拉公司的“NO”
§在公司里,你可以大胆抨击不当决策,也可以对上司强加给你的不合事务大声说“NO”
§IBM公司的“NO”
§应聘最后的一道题目均是谈谈你的缺点。如果你显得完美无缺,或很精明地把自己优点“技术处理”成缺点,直接后果通常是落选
(3)以技能立足公司
§统一公司的“PRACTISE”
§公司没有“空降兵”,员工人人都要在基层市场经过长期的实践锻炼
§花王公司的“SUCCESS”
§评价一位员工,30%看他的个人成绩,30%看他的部门成绩,30%看他的工作态度,10%看他与别人的沟通
§日立电器上海公司的“CONVERSION”
§现代制造企业的“转换器”人才,在供、产、销、研一体的平台,作为生产现场终端管理者,将信息流通数据转换成现场生产计划指令,将生产直接数字转换成信息流通数据
§大学生职业发展路径为:现场工艺、工艺技术管理、品质试验、产品设计及开发
§课程重组
§计划纵向比较
§“压缩饼干”和“发面馒头”
§台湾课程文化
§课程模块,学分组合,证书进路,社会进路
§五、教育管理
§教育必须树立理念遵循规律
§复姓,高职
§育才规律,成才规律,用才规律
n几个管理观念
n观念1、普里哈拉德(战略管理研究资源学派):
n每个组织都是独特资源和能力的结合体,组织更应该强调能力的组合
n“遗传资源”,即企业固有的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是企业形成独特竞争优势的基础
n“核心能力”,犹如一种整合技能可编织企业的经营活动,一种合力
n观念2、安妮•博格(挪威):
n公共部门中,各种责任必须以某种规制体系予以保证,必须设置“看不见的手”的机制确保责任过程能够存在
n规制体系需要信任支持,规章与制度能够弥补信任的短缺
n一个系统,一个单位的规则不透明,无法明确把握和运用,规则将失去公正和公平
观念3、
△亚当?斯密:人首先要关心的是已知的自我利益
△现代学者:自我价值实现完全离不开他人价值的实现,降低他人价值等于降低自我价值
▲管理实质:由¡°自我中心¡±转变为¡°我--你公式¡±
▲为¡°我--你¡±的共同利益,按¡°我--你¡±共同接受的方式,¡°我--你¡±共同努力,实现¡°我--你¡±共同确定的目标
n观念4、
n现在的社会,并不是个人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而在于心胸有多宽,视野有多大,就能做多大的事
n让别人更好地发展是自己发展的条件
n这里要解决小摊子利益、个人利益问题。有个接力棒问题,任何人只不过跑一棒,任务就是跑好
n观念5、
n许多人只生活在黑白分明的世界或者说是对错分明的世界里,一些人会建议“干什么”,另一些人会说“不要干什么”
n而现实中成功的关键,真正的智慧是把握合适的分寸,不是简单地谈论或争论黑与白、对与错
q合适的分寸是在做事的过程中不断被把握的
n观念6、
n我知道,足球比赛必须把球踢到对方的球门里去
n我更知道,这是球员和教练的事
n我的工作是,抓好经营,搞好后勤
q管理工作:提出思路,给出政策,组织队伍,搞好服务
n观念7、庙的故事
n破庙——和尚不虔?和尚不勤?
和尚不敬?
n盛庙——三个和尚各尽所能
n败庙——三个和尚居功争执不休
n讨论——既非和尚不虔,也非和尚不勤
更非和尚不敬
n结论——乃是和尚不睦!
n我要表达的是:
Ø学校是一个团队,要用好固有资源
Ø团队是讲责任讲规制讲信任的
Ø团队要按有效方式运行
Ø团队处事要宽容、兼容
Ø团队最要紧的是做事情
Ø团队做事情要各司其职
Ø团队常盛不衰靠团结、靠精神
n几个领导问题:
nA、领导要统筹全局;统筹全局要以团队目标去组织群众
n学校管理是大班子
n“记住有人不喜欢你”
n缘分-合力AA到全国去争地位,到国际去打品牌
nB、领导要组织干活;组织干活要让群众知道为什么干,要让群众知情,有归属感、认同感、支持感
n要了解:二级部门和教职工的各种具体要求,各种具体困难
n要理解:群众为切身利益而提意见,干部为部门利益而提意见,特别是第一线工作的难度
nC、领导要奖勤罚懒,奖勤罚懒要规则先行,更要指方向,给出路,任何事情都要友情操作
n斯蒂文·雷纳蒙德(百事公司Pepsico, 2001年度全球25位最佳经理人之一):
n使产品增长,先要使你的员工成长
n使员工快乐是百事未来成功的关键
n要为员工提供流动的机会
nD、领导要善决断,领导的决断要为团队负责,为广大群众负责,要肯为下级承担责任,担肩胛
n当面实事求是批评,背后真心实意帮人
n大度、宽容;懂本行、敢用权、敢负责;人事公平
nE、综合改革,领导要有决心;领导的决心要靠群众的决心和理解来支撑
n任何事情都有过程,先干,先试行,做出成绩,得到实惠,不同意见就会迎刃而解
n校级主要讲发展理念,中层主要讲执行观念,基层主要讲项目创新点
n全校讲三者的统一和渗透,讲责任、责任感、责任制,讲协同协作,讲干事出活
n给每个人以机会,让每个人有压力,使每个人明规则
Ø克服“领导失语”状态
Ø政治套话多,实际内容少;宣传口吻多,研讨问题少;平淡急速多,精彩从容少
Ø信息含量;自己见解;建立议程;引导议程
Ø所谓议程,即应予以关注的主题和焦点以及直截了当加以讨论
§克服漏斗效应
§上面,层层加码,马到成功
下面,层层掺水,水到渠成
§终端的问题,是领导的问题
§看不出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重复出现问题,是作风上的问题
§不善于解决问题,是素质问题
§“共同遭遇”管理,由管到理
§小孩摔跤,如何处理?
§“共同遭遇者”没有刻意的雕琢,它所蕴含的不仅是一种管理的理念,而且是一种管理的心态,更是一种管理的智慧
§学校管理的真谛在于形成“共同遭遇”氛围,学校管理者应追求“共同遭遇者”的新形象
§认识,共识,意识
§观念遇到利益,往往会显得苍白无力;观念会带来最终利益,但往往会触动眼前利益
§观念一定意义上是利益的调整,获益方式的调整
§大道理,小道理;大道理吸取小道理,小道理服从大道理
§公道理,私道理;公道理吸取私道理,私道理服从公道理
§自转公转
§“一个人自由选择了某种责任,就是自由地选择了不自由”
§人们看到教师的奉献和牺牲,尊重的是教师的选择;选择了就要付出,而不是过分强调牺牲;也不是工作岗位辛苦就不提岗位要求
§同时要充分关注教师在“光环”下的特殊诉求
§蜡烛--火炬(运动、不灭、传递)
§发扬雷锋精神,不让雷锋吃亏
§关键在于机制
§中日英三国各说自己的酒好,争执不下,于是用老鼠做实验
§英国的威士忌让老鼠五步醉倒,日本的米酒只消三步,中国的二锅头似乎效果不佳,老鼠踉跄着还能回窝
§英日两国人大笑之时,喝了二锅头的老鼠气势汹汹地拎着空瓶子出来了,大喝道:猫呢?!
§两种理解:其一为过量就胡来的“酒文化”,是不是中国特有的陋习
§其二为何谓好酒,真正有作用的,能激发豪情壮志、英雄行为的才是好酒
§制度、体制呢?限制人,醉倒人;还是激励干劲,激发创造
§问题是如何创造小环境,实施人文关怀
§管理是规范人,更是唤醒人,唤醒内心中沉睡的激情
§制度是约束人,更是激励人,激励精神中蕴藏的潜能
§管理的秘诀是尊重,制度的核心是信任
§一要把事情做对
§二要把事情做好
§三要把事情做巧
§一讲原则二讲效率三讲方法
§大味必淡
§做成的事,淡在没有杂质虚份,淡在耐久实用,淡在值得回味(文化底蕴)
§做事的人,淡然体现:淡默的思想境界,淡泊的人生态度,淡静的人际准则
§送各位领导三句话:
§第一句:领导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但是要有做大官的朋友
§第二句:领导必须懂政治还要讲政治,但是不要搞政治
§第三句:领导要先做人后做事,先处理心情后处理事情
§全国人大代表:办好一个企业,光靠厂长一人不行;但搞垮一个企业,一个厂长足矣
§学校亦然!
§领导首先敬业,领导首先专业
§善于被领导
§服从领导,影响领导
§争取机会,争取舞台,争取领导
§听半句话,干全局事
§关键在于活干出来,质量体现出来,干事出活,出活见效
§我们要研究和争取新的政策拓展事业
§我们要用好现有政策干好自己当前的事
§打辐射牌,进入示范性建设
§六、教育路径
§新型的“相互作用大学”(Interactive University)
§校社联携,校企结合,国际合作
§“以他方为中心”:由边缘进入中心;由中心确立方向;由方向形成特色
§学校与社会、企业是战略伙伴关系,学校内部事务皆以此为准则
n构建模式 ,形成机制
n工学结合教育模式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n“三明治”,“巨无霸”,“必胜客”
§高职教育抓住四件事:教育研究,教育改革,教育管理,教育发展
§当前取向:
§教育研究走向教育政策分析
§教育改革结合教育政策执行
§教育管理注意教育政策评价
§教育发展重视全球成熟经验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对我们的启示:
§经济和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是职业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政府重视,法规健全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课程体系的灵活性与职业功能性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
§课程体系实施方式的实效性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特色
§职业教育管理的协同化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职业教育的终身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
§台湾:
§促進技職教育的多元化與精緻化
§明确目标,推动重点,未来展望
n工作具体路径和精神状态
nA、重点工作全力突破
nB、常规工作一丝不苟
nC、全面工作协作协调
nA、重点工作全力突破
n增强自信,坚定自强,忧患意识
n跳高一个层面看问题
n放宽一个圈级看问题
n加重一点负担干事业
n加大一点压力上台阶
n企业理念:
n你牵一头牛并不代表你有牛气的资本
n但是你如果敢于和善于把一头牛变成一根皮尔?卡丹的皮带系在身上,那你当然是很牛的
n身份、品牌、名片、圈子
n创新的目标,实干的步骤
nB、常规工作一丝不苟
n常规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状态
n全校工作是由每一个工作岗位构成的
n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有认真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处事心态
n教学是什么?借用贡布里希的话说:“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
n--“没有教学这回事,只有教师”
n艺术是得跟人走,人在艺术在,在这个意义上,教学是得跟人走,人在教学在,人优教学优
n任何工作都是这个理,工作的成效靠人的一丝不苟的运作
nC、全校工作协作协调
n第一,有效的政策导向
n公共政策是用来对问题排序的
n重点非重点,轻重缓急
n公共政策让公众知情和监督
n政策制定体现公平公正的价值基准点,涵盖立体的必要的内容
n政策执行的一致性
n第二,大气的知识分子人格
n教授目标、学校目标、政府目标的契合
n“学问乃为己之学”;“学术乃天下公器”
n道有不同,术有专攻,平等待人,恭敬从事
n登高者必自卑,达到这种境界的得道者,往往虚怀若谷,礼让待人,欣赏他人
n申报-同心同德
n立项-同舟共济
n成果-同床异梦
n报奖-同室操戈
n结果-同归于尽
n第三,到位的领导艺术
n服务到位:上帝第一,别人第二,我第三;用心,用情,用水平
n作为上级,不能看不到部下的缺点,也不能老盯着部下的缺点。看不到,会用错人,老盯着,会没人用
n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人可以至察,但不可至究。要有至察之明,更要有容人之量
n第四,合理的利益机制
n一个理性的和谐的社会
n一方面要尊重人的正常的利己心,让人的个人愿望最大限度地实现
n另方面又要设置必要的界限,防止利己心越界损害他人和公共利益
n尊重利己心,于是有了现代人权观念;限制利己心,也就产生了道德和法制
结束语:
§我们都是高职人,以高职教育的共识、以共事的姿态共同投入示范建设
§出身不好团结紧,共同打品牌争地位
§我们唯一必须要坚持发展的,只有发展本身
§我们要做的是让自己变得强势,而不是发出柔弱的抗议之声
§登高一呼,众有回应,这是雄壮
振臂一呼,应者寥寥,那叫悲壮
§1961年,约翰·肯尼迪就职演说:“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问一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不要问社会能为学校做些什么,问一问学校能为社会做些什么
§不要问学校能为你做些什么,问一问你能为学校做些什么
§我已付出,我还能做些什么
§正确的认识、符合实际的认识是一个过程,要经过反复的碰撞达成共识
§歌德:正确的认识是“船”,偏颇的想法是“水”;船分开水,但水在船后又合拢了
§水的合拢是不自觉的,人的合拢是有意识的,不管是何种阻力,船毕竟不断开辟着自己的航道,水也不断地被分开、人也不断地被带动并且伴随着船前进
§关键在于船长的坚定和船员骨干的努力
衷心祝愿
我院明天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