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理论水平、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现开展2021年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辅导员牢牢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努力做好“三辅三主六导四员”,克服“本领恐慌”,着力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育人水平,助力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培训对象
全体专兼职辅导员
三、培训时间
2021年12月10日-2022年1月20日
四、培训方式
(一)电脑端:参训学员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高校辅导员网络学院平台(网址:www.ausc.edu.cn)进行登录,登录账号为报名手机号,初始密码为654321,登录后进入班级,即可参加培训学习活动。
(二)手机APP端:培训期间参训学员也可以下载移动客户端(学习公社app)随时登录学习。

备注:
1. 如果您报名手机号有误,第一次请按有误手机号登录,进入学习空间后在头像右侧进行个人信息修改,重新绑定正确手机号;
2.学员学习操作流程详见高校辅导员网络学院平台首页顶部“操作指南”。
五、学习任务
培训分在线学习、直播答疑、主题研讨、心得撰写四个环节,参训学员有组织地网上自主学习。
(一)在线学习
课程已统一分配至“我的学习-在线学习”课表中,参训学员需要完成所有视频课程学习任务。
(二)直播答疑
培训期间,邀请专家及一线优秀辅导员进行主题直播答疑互动,共同探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问题等。参训学员可根据直播答疑安排参与活动,具体活动详情请及时关注高校辅导员网络学院首页“网院动态”或“直播课堂”栏目。
(三)主题研讨
培训期间,参训学员在班级管理员的组织下,结合思想政
治工作热点和学生工作实际,在“我的学习-主题研讨”进行网上集中研讨。推荐研讨主题如下: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网络思政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与教育
◆如何助力毕业生就业创业
◆上好新时代“大思政课”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经验与方法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和管理
(四)心得撰写
网络培训后期,鼓励参训学员结合本次培训的“收获”与“变化”,在学习平台“我的学习-心得撰写”一栏撰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作为本次培训的培训成果。优秀研修心得可推荐到“高校辅导员网络学院”或“学习强国”平台宣传展示。
六、考核认证
(一)考核要求
在线学习:完成所有视频学习,权重60%;
主题研讨:2条,权重20%;
心得撰写:1篇,权重20%;
直播答疑:学员自主参加,不计入考核。
(二)认证形式
完成各项培训考核要求,总成绩达90分以上的参训学员可在“教学服务-电子证书”一栏中打印“学时证明”,作为本次培训的证明纳入相关档案。
七、进度安排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培训进度,完成以下各阶段工作。
阶 段 |
任 务 |
要 求 |
第一阶段 |
做好启动准备 |
①学员进入班级,了解本次培训教学计划。 |
第二阶段 |
完成考核任务 |
①学员要根据学习任务自主安排学习计划; ②学员要认真学习培训课程; ③学员自主开展班级交流研讨; ④学员按时完成心得撰写; ⑤学员自主参加直播答疑活动。 |
第三阶段 |
总结 |
学员下载打印学时证明。 |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志,电话:67875023。
附件: 2021年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课程列表
学生工作处
2021年12月10日
附件:
2021年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课程列表
课程 模块 |
课程名称 |
主讲人 |
单位与职务 |
思想政治素养和师德素养提升专题课 |
价值引领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
刘 春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与创新发展 |
颜晓峰 |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
学好党史奋勇前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
李 蓉 |
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副主任 |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
邓传淮 |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 |
开好思政课,为民族复兴伟业打下坚实人才根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
汪亭友 |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从习近平青年教育观看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使命 |
冯 培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党委书记 |
师德建设 |
守初心、担使命,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
曲建武 |
时代楷模,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感恩 珍惜 奋斗——争做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奋斗者 |
龙 兵 |
全国模范教师,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做国家和人民满意的人民教师——谈教学方法艺术及教师师德师风 |
张学政 |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
如何成为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 |
姚小玲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
教育政策 |
中国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问题与政策选择——《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方案 》 解读 |
刘自成 |
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司长 |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破除“唯论文”“SCI至上” |
雷朝滋 |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 |
为“十四五”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
王定华 |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
《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文件解读 |
邹 晖 |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基础研究与社会发展处处长 |
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专题课 |
日常教育 |
从《意见》到《纲要》——高校劳动教育怎么干? |
曲 霞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
与祖国同向同行,助力乡村振兴——研究生支教团相关政策解读及志愿者日常服务管理、工作纪律和安全健康教育 |
杨业功 |
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项目管理处处长 |
文化育人 |
汪雨申 |
2019年“最美高校辅导员”、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处副处长 |
雷锋精神育人“五字”工作法 |
孔祥慧 |
第十一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
以大数据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提升 |
刘宏达 |
华中师范大学学工部原部长、现任社科处处长 |
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的公转与自转、应然与实然 |
李 萌 |
第七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网络教育名师、陕西科技大学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主任 |
高校危机干预的工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
李 焰 |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主任、教授 |
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的思路与方法 |
李青山 |
沈阳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副教授 |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应对 |
裴 涛 |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
辅导员开展情感教育的实践探索 |
范 蕊 |
2019年“最美高校辅导员”,山东大学学工部副部长、教授 |
管理服务 |
用好学规这把戒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学生管理规定解读 |
解汉林 |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原二级巡视员 |
高校新生养成教育课程化体系构建 |
周 远 |
西安交通大学学工部(处)长 |
三全育人视域下党团建一体化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赵东方 |
第十二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吉林师范大学学生处副处长 |
聚焦主责主业 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加强和完善高校共青团建设 |
柏贞尧 |
共青团中央基层建设部副部长 |
加强“三型”支部建设 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
陶 陶 |
第十二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山西财经大学辅导员 |
精准思维视阈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协同机制与路径探索 |
周 远 |
西安交通大学学工部(处)长 |
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
吴爱华 |
教育部学生司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 |
全面提升资助育人工作质量 切实推进“青学工程”精准资助育人品牌建设 |
任增霞 |
北京邮电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学生资助中心主任 |
资助育人工作 |
汪雨申 |
2019年“最美高校辅导员”、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处副处长 |
|
安全稳定 |
始终把政治安全放在首位,坚决防范化解政治风险 |
曹鹏飞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 |
持把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摆在突出位置,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 |
马宝成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主任 |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寇清杰 |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做好舆情引导工作 |
周 勇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 |
丁义浩 |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兼党委研工部部长、教授 |
新时代高校舆情管理与危机应对 |
李铁铮 |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
《在和解中悦纳生命发展自我——与大学生谈谈生命意义感提升》 |
卢瑞霞 |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 |
队伍建设 |
新时代高校思政人履行使命担当的素质要求 |
刘树宏 |
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奋斗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线 |
任增霞 |
北京邮电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学生资助中心主任 |
新时代辅导员的使命和本领 |
倪大钊 |
第十二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商学院党委副书记 |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务 |
唐文红 |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
遇见自己——学生工作教师萨提亚模式自我关爱与自我成长 |
蔺桂瑞 |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
职业化专业化视阈下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思考 |
胡 波 |
第六届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郑州大学辅导员 |
主题、主线、主攻、主责——谈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四个关键词 |
李 萌 |
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第七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陕西科技大学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主任 |
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六字诀” |
简 敏 |
2020年“最美高校辅导员”、西南政法大学辅导员,教授 |
情感反映助人技术在学生谈心谈话中的运用与探索 |
张 楠 |
第十一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西安交通崇实书院辅导员 |
说明:1.个别课程或稍有调整,请以平台最终发布课程为准;
2.课程主讲人职务为课程录制时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