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系部动态> 正文>
青年助力非遗传承,铁花铜器奏响乡村振兴强音——“中原薪火”实践团赴驻马店开展乡村民俗演艺文化调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8月25-26日,建筑系“中原薪火”民俗演艺文化传承实践团,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和遂平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探寻打铁花和大铜器两项国家级“非遗”的发展现状,调研留庄稻田画艺术农业模式,寻找乡村民俗演艺与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民俗演艺文化的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在确山县,实践团见到了打铁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建军老师,杨老师热情地向成员们分享了打铁花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打铁花所用的工具,展示了打铁花相关的文献资料和新闻报道,并对实践团成员们给予深厚期盼,鼓励成员们发挥青年人的创新精神,积极参与打铁花的宣传与推广。实践团将带着杨老师的期盼,在以后的课程中积极开展打铁花文创实践,争取设计出杨老师和游客满意的独特打铁花文创纪念品。

杨建军老师为实践团展示打铁花道具

杨建军老师为实践团讲解打铁花发展历程

在遂平县槐树乡杨楼村,实践团拜访了国家级非遗大铜器传承人杨天成老师。杨老师向实践团成员们展示了大铜器的演奏技艺,并介绍了这项艺术的发展历史。遂平大铜器是我国古老打击乐器的典型代表,在遂平至少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团队成员跟着杨老师学习了不同的表演动作,对大铜器表演有了更深的体会,也会在以后的相关文创设计中融入自己的独特感悟。

杨天成老师为实践团讲解大铜器技巧

杨天成老师为实践团演示大铜器表演动作

实践团还前往确山县留庄镇稻田公园参观考察,采访了稻田公园运营负责人和园区游客,了解到稻田公园一般会有观赏主题策划和节庆活动策划,附近村民对稻田公园有强烈的自豪感,游客希望除了可以观赏美丽的稻田画外能有更多的体验活动,实践团成员和公园运营负责人探讨了引入当地民俗表演团队进行日常表演的可行性,既能提高民俗表演的表演次数和收入,也能吸引更多游客,在未来也许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实践团和园区将会继续开展深入合作,共同促进园区的文旅融合发展。

留庄稻田画景观

实践团在杨靖宇将军稻田画前合影留念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实践团对民俗演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作为新时代青年,肩负着推动文化繁荣赋能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要“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正是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相结合的生动体现。实践团将牢记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坚定文化自信,向更多年轻人传播非遗文化的魅力,为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