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访问量:
月访问量:
日访问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我校土木工程系“非遗言匠心 红色逐青春”实践团赴鹤壁浚县开展社会实践,以“学、忆、听、助、宣”“五位一体”模式,探寻红色根脉,赋能乡村振兴。
联学共建——党建引领聚合力。实践团首站与浚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总支开展党建联学共建活动。通过参观荣誉室,队员们深入学习该中心“党建示范引领 公路行稳致远”的工作理念,了解其在公路建设、智慧化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座谈会上,双方围绕基层党建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展开深入交流,并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探索党建引领下的校地协同发展新模式。
党建联学共建活动现场
合影
追忆烽火——红色精神永传承。在“中原抗战第一村”浚县裴庄村,实践团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队员们走进常仙甫烈士故居,从斑驳的砖墙和弹痕中感受历史的厚重;1938年日军制造震惊中外的“浚县惨案”,裴庄村民在常仙甫等革命先烈的带领下打响中原武装抗日第一枪的英勇事迹。实践团还实地探访抗战地道,瞻仰烈士墓并敬献花圈,在肃穆的氛围中感悟“民心所向是最坚固的堡垒”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薪火的信念。
探访抗战地道
合影
躬听新声——党建赋能乡村兴。走进“省级卫生村”“市级五星级党支部标兵村”——善堂镇西王楼村,实践团深入调研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村党支部书记王增波介绍,该村过去道路泥泞、经济落后,如今在党支部带领下,依托黑菌菇种植等特色产业,实现华丽蜕变。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实干担当,是解锁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交流学习活动现场
红芯助农——青春直播促振兴。在善堂镇东王楼村,实践团聚焦“善堂花生”等特色农产品,创新助农模式。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学习农业知识,化身“青春助农主播”,在村党支部打造的直播间里,用生动语言讲述农产品背后的乡土故事,助力红薯粉条、蜜薯等特色产品“出圈”。这场实践不仅让队员们从“手机玩家”转变为“红色助农先锋”,更探索了“党建+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助农直播现场
赓宣双遗——古城焕发时代韵。实践收官之际,团队重返浚县古城,将红色精神与非遗文化相结合,开展主题宣传。队员们向游客发放自制宣传册,讲述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同时展示浚县泥塑等非遗技艺的魅力。通过街头宣讲、互动体验等方式,实践团让红色基因与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开展浚县非遗问卷调查
发放自制宣传册
从红色遗址到田间地头,从助农直播间到非遗巷陌,这堂“行走的思政课”,让实践团以脚步丈量信仰,以实干致敬历史。他们见证非遗智慧在指尖流转,感悟红色精神于乡野扎根,更以青春微光汇聚成赋能乡土、照亮复兴征程的磅礴炬火——在广袤大地上读懂中国,于火热实践中书写答卷。